国省县道是干线公路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血管。当前,我区国省县道已突破800公里。但近年来,随着车流量持续加大、公路处于周期性养护阶段,加上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国省县道公路管养面临巨大压力。面对困难,区公路事务中心以“路长制”为总抓手,通过织密责任网络、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精细化管养等行动,不断夯实国省县干线公路安全运行基础,持续护航发展道路。
高位推动,织密“路长制”责任网络
自推行公路“路长制”以来,合川建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总路长、镇街和行政村社行政主要领导为路长的“区、镇街、村社”三级路长组织体系,明确了各级路长职责分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路长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区公路事务中心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公路管养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路长制”要求,通过更新划定责任路段,完善路长公示牌,全面公开路长信息、职责和监督电话,将干线公路管养责任具体到个人、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发现”、从“单一管理”到“综合治理”的转变,确保了每条国省县道都“有人管养、管养有成效”。
“‘路长制’明晰了各单位职责,进一步强化了责任,大家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确保了公路一旦发生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置。今年以来,仅我们区公路事务中心就牵头新划定管养责任路段69处、更新“路长制”公示牌154套,联动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公路管养问题72个。”区公路事务中心公路养护科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纵深改革,建立“科学化”管养机制
公路管养体制是实施公路管养项目的根本。随着合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们对出行公路有了更高期望。然而,在公路管养实际工作中,却长期面临诸多困难,如公路养护资金严重缺乏、一线养护人员严重不足、自然灾害及公路病害逐年增加等。
“面对困难,我们不主动思考,就会导致工作后退。我们合川在进行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后,公路发展活力得到了激发,公路管养更加科学、更加顺畅、更加有效,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提升。”区公路事务中心分管公路养护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据了解:近年来,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所需,区公路事务中心根据“路长制”精神,积极探索干线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先后实施了私人承包、公司化运作等5种公路养护市场化模式,最终因地制宜地选用了适合合川本地和当前状况的“公路沿线居民分段承包”的市场化养护模式。目前,市场化养护里程达560余公里,占总管养里程的75.7%,新制定公路养护操作规程5个,规范管养台账7个。由于公路管养工作成绩突出,区公路事务中心连续5年被评为“重庆市公路养护工作先进单位”。
精细管养,打造“畅、安、舒、美”公路
区公路事务中心聚焦国省县道干线路域环境,狠抓城乡结合部、穿场镇路段、矿区沿线等重点部位,联合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及沿线镇街等单位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的出行环境。



持续加强日常养护。大力整治路面、路肩、边沟、护墙,保持路容路貌整洁美观,强化机具设备与人工相互配合,今年前三季度,疏通涵洞210余处,清理边沟6.8万米、路肩5460余平方米、边沟4160余米。

大力推进隐患治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养护队伍每天对管养公路进行安全巡查,利用现代化检测设备对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等进行全面安全“体检”,采取裂缝密封、坑槽修补、预防性养护、工程处置等针对性措施推进公路病害整治,有效保障公路安全通行。今年1-9月处置各类大小安全隐患109处,修复、更换安保护栏3156米,更换立柱652根、防阻块768块、端头356个、标牌299块、减速震荡线48处、爆闪灯65个,处置隐患行道树954株,安装道口桩960余根。




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全面落实“雨前、雨中、雨后”公路巡查制度,提前在片区公路所站房储备铁铲、扫把、沙袋、工业盐等抢险物资,救援抢险队等专业队伍抓好挖掘机、铲车、装载机等多种专业抢险设备应急备勤,积极参加参与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技能。今年以来,共处置各类公路突发灾害及事件60余起,清除坍方2650余立方,出动应急抢险人员280余人次、车辆120余台次,全年无一起因处置不及时而引发长时间断道的情况。
随着“路长制”不断深入实施,合川辖区国省县道干线公路将更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平定
校 对:华雪
责 编:唐海
记者:唐杰 通讯员:贺友平 陈宁伶
来 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