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城,古代合州府(今重庆合川)所在地。
目光掠过宽阔的嘉陵江江面,对岸的学士山拔地而起。山上植被繁茂,满目葱茏。一座红色的亭子矗立在山顶上,檐角高翘,跃跃欲飞。
那,就是著名的养心亭。
渡过嘉陵江,拨开植物的藤蔓枝叶,沿着铺满泥土石粒的山路,可以走到学士山的山顶,走近养心亭。
走近养心亭,就走近了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又名元皓,人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儒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原名周敦实,因宋英宗皇帝原名为赵宗实,为避英宗皇帝名讳改名敦颐。宋史列他为理学第一人,称赞他继孔孟往圣之绝学,为儒家开辟未来。而理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周敦颐博学力行,著《太极图说》,说明天理之根源,探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发明太极之蕴。时人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宋史·道学传》曰:“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足见周敦颐之学术成就之大和历史地位之重。
周敦颐14岁丧父,后随母投奔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深得舅舅喜爱,经舅舅培养举荐,得到一个主簿的职位,后调南安军司理参军,再升任郴州桂阳(今湖南郴州桂阳)县令、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县令。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佥书署合州判官事。
周敦颐主事合州,合州学子无不欢欣鼓舞。其中一个名叫张宗范的学子,因久仰周敦颐的人品学问,就拜周敦颐为师。张宗范在学士山建亭观景,亭建好之后,便请周敦颐为亭题名,周敦颐有感合州山水之美,更爱学士山亭台之幽静,自觉此亭适合儒生学子修身养性,故题名“养心亭”。合阐释孟子养心之论,作《养心亭说》: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
张子宗范有行有文,其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静。予偶至而爱之,因题曰“养心”。既谢,且求说,故书以勉。
在《养心亭说》中,周敦颐提出了两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论点。其一,认为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修养而成的。不养心、不修养是成不了圣贤的。其二,修身养性的关键不能止于寡欲,而是要达到无欲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欲,是指私心杂念、利欲熏心、损人利己等。寡欲以至于无欲,就是要去掉那些非正常的欲望。《养心亭说》深刻地表达了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是他理学思想的发轫之作。
周敦颐遇事果断,对待政务恭谨严肃,务尽道理,将各项职事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周敦颐任合州通判,深受当地百姓信赖与敬重。在一些事情上,老百姓有不见他的官样文书,就不执行的情况。赵抃也是一位有极高学问并十分注重教化的人。作为周敦颐的上级,他被一些诋毁周敦颐的话所迷惑,对周敦颐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却处之泰然。后来周敦颐当了虔州(今江西赣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知州,他仔仔细细地观察周敦颐的所作所为,看他不怕劳苦,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才恍然大悟过去受人蒙蔽,错待了周敦颐。有一次,他握着周敦颐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时至今日我才算了解你。”二人自此之后成了知己好友。赵抃第二次入川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周敦颐,可惜,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周敦颐就去世了,享年56岁。
公生明,廉生威。周敦颐勤政清廉,济众为怀,政事精绝。不仅合州,但凡他管理过的地区均民风淳朴,百业兴旺。他以明察秋毫、坚持原则、不媚权贵、明断狱案而闻名朝野。
周敦颐勤奋学习,学识渊博。他广泛阅读,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宋代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周敦颐的理学思想上承孔孟,下启朱(朱熹)程(程颢、程颐),是我国理学的创始人。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程珦判南安(今福建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深感其理学造诣深厚,不禁感叹“果知道者”——赞周敦颐满腹经纶,思想超凡,十分有才。于是,程珦便同周敦颐结为朋友,还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周敦颐门下,拜师受业。程氏两兄弟从年少开始听周敦颐讲道,深受周敦颐学问、气度熏陶,学习、继承并发展了周敦颐的学术思想,成为北宋大名鼎鼎的理学家,闻名后世。
程颢、程颐对周敦颐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周敦颐的名声更加显扬,因而敬重周敦颐人品学识的人也更多了。嘉祐四年(1059年),尚书左丞蒲宗孟回乡省亲,路过合州城,与周敦颐一见如故,仿佛久违的知音,“语连三日夜”。长谈之后,蒲宗孟感叹:“世有斯人欤!”意思是说世间怎会有这般高人!此时,周敦颐已丧偶一年多,蒲宗孟尚有一妹妹待嫁闺中,蒲宗孟便亲自为妹妹订下了与周敦颐的百年之好,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
南宋时许多地方开始修建周敦颐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功高在孔孟之间。清康熙说他是“理学之宗祖”。
周敦颐性情朴实,淡泊名利,爱谈名理。他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脍炙人口、字字珠玑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正是他人格的写照和心志的自明。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据说,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夏末,周敦颐从合州沿嘉陵江泛舟而上,前往南部(今四川南部)拜访蒲宗孟。过蓬州(今四川蓬安)时,当地的士绅学子因非常仰慕他的学识与人品,早早地列队于江边驿道守候,盛情挽留他讲学。
在大家的簇拥下,周敦颐来到一个荷花池旁休息。荷花池紧临江边,廊榭环绕,柳枝倒垂,莲花盛开。周敦颐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讲道:人的爱好不尽一致,比如世上的花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偏偏爱菊花,李唐以来的世人又多爱牡丹。诗人林逋以梅为妻,终身不仕不娶。而我最爱莲花,它出于淤泥而不被污染,濯于清涟而不显妖媚。中间通达,外部秀直,没有枝蔓,亭亭玉立,香远益清,可以远观,而不能随意把玩。这四种花,好比四种人,菊花是隐逸之士,牡丹是富贵之人,梅花是高雅纯洁之人,莲花是人中君子。然而,菊花虽好,却幽居独处,孤芳自赏;牡丹虽艳,寓富贵荣华,正合世俗;梅花孤芳高洁,岁寒时只与松竹为友。唯有莲花,端庄正直,清高不凡,具有君子风范,生活在世俗而不为世俗所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深刻地表达了周敦颐在世俗中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弹指千年,朝朝代代,多少仁人志士,多少敬仰、学习周敦颐高尚品德的人,多少追求洁身自爱的人,口诵《爱莲说》,掘泥为塘,凿石为池,在现实中,在内心里,遍种莲花……
一座养心亭,颐养合州人民的精神世界;一朵莲花,绽放千年的清廉气节。周敦颐,人中君子!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总编辑:杨彪
副总编辑:尹红梅
编审:吴显峰
审核:蒲娅娜
校对:朱荣欣
责编:蔡沁宏
通讯员:李静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