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即使退伍了,我依旧是一名革命军人,一名普通的战士,再苦再难,我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题记
三月的街头仍然寒风凛冽,路上行人稀少。冷清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个趔趄的身影。那人拐进了合川凉亭东路附近的一家小超市。
“周大姐,又来给你公公买营养粉啊!”超市的收银员和她都是老熟人了。周福琼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公公这一生做了那么大的贡献,我们做后人的当然应该好好孝敬他。”
周福琼刚一走出超市,她的邻居、区民政局退休干部李万荣就对身边几位身材魁梧的男子说:“说曹操,曹操到!这就是你们要找的刘老爷子的儿媳妇,周福琼大姐。”
李万荣转而又对周福琼道:“周大姐,这几位是中央警卫团合川籍的同志秦洪荣、包福新、胡继能、谢华福,他们听说你公公刘明曾经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贴身警卫,这次专门过来看望他。”
原来,这位到超市买营养粉的周大姐,是刘明老爷子的儿媳妇。
年逾八旬的刘明,出生于合川县云门镇(今合川区云门街道)凤鸣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岁时,刘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是志愿军中的一名神枪手,作战勇敢,多次立功受奖,并在战场上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结束后,刘明在洛阳步兵学校学习,其间,因政治素质和军事技能过硬,被中央警卫团选中,进入中南海,成为中央警卫团的一名战士,并在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身边工作,给刘少奇当贴身警卫。
神枪手,参加过志愿军,还担任过国家主席的警卫员。在世人看来这样的人生已是传奇。可更令人敬佩的,却是老人清廉正直的做人行事风格。
刘少奇蒙冤后,贴身警卫刘明退伍还乡,在原合川县民政局下属的收容遣送站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刘少奇平反后,王光美曾专门写信给刘明,询问复员后的刘明的工作生活情况,希望给予刘明一定的帮助和照顾。
收到王光美来信后,单位的同事纷纷催刘明赶快回信,有困难说困难,有要求提要求。刘明却觉得,他出生在农村,离开部队后能够有一份工作就不错了,不能再麻烦组织,给组织提要求。他不仅放弃了回信,还对知道内情的同事说:“即使退伍了,我依旧是一名革命军人,一名普通的战士,再苦再难,我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自退伍回乡以来,刘明一直保持清廉正直的为人准则,从来不去“找关系”,不愿麻烦别人,更不会搞不正之风,在原合川县收容遣送站默默无闻地干了二十多年。他从不提自己曾经是国家主席贴身警卫的事,更不借此搞特权,退休后生活再困难也不愿麻烦组织。
当秦洪荣等人跟着周福琼来到刘明家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清贫的景象。在这个令人敬佩的老人家里,全都是老式的破旧家具,当年英姿飒爽的中央首长的贴身警卫,如今已身患多发性脑梗死与脑萎缩,就连说话都成问题。几乎丧失自理能力的他,卧病在一张铁床上。而他睡的那张铁床,也是十分简陋,一眼便能认出那是一张医院的旧病床。
看着沉睡中的老人,秦洪荣等人不禁问周福琼:“老爷子睡的那个床怎么看都像是一张病床啊?”周福琼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家里条件不好,公公睡的床是李万荣大哥帮忙请医院捐赠的。”
秦洪荣等人点了点头,有些哽咽道:“老爷子实在是太清俭了。”
周福琼拿出一张老照片给秦洪荣等人介绍:“1963年,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出访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四国,公公与其他警卫人员一道,全程负责保卫工作。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刘少奇、陈毅与苏加诺等人合影,随访人员也参加了合影,其中王光美右边第3个人(穿黑衣服者)就是我公公。”
李万荣也说:“刘明老爷子的四个儿女,除了小女儿凭自己努力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云门街道的一所小学任教以外,另外三个儿子都生活在农村。尽管如此,他的老伴和儿女们也从未对他有过怨言,儿女们也非常敬重老人的人品。作为刘家的儿媳妇,周大姐对公公刘明秉持的清廉家风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对公公的气节充满了敬佩,并无怨无悔地照顾身患疾病的公公十多年。”
周福琼告诉秦洪荣等人:“婆婆当年为支持公公的工作,毅然放弃了当时在成都航空学校当会计的好工作,辞职回到公公老家云门街道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我是原合川丝厂的下岗职工,没多少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公公、婆婆留给我们后人的家风,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
受清廉家风影响,周福琼下岗后也不愿找政府照顾,不给组织添麻烦。失去工作的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城里餐馆当过服务员、在建筑工地打过小工、在农贸市场卖过水果。为了孝敬公公、婆婆,周福琼总是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力所能及地为公公、婆婆买衣服和营养品。
几年前,婆婆因病去世,周福琼仍像女儿一样,继续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默默尽孝。
真是正直、朴实,不慕虚荣的一家人。秦洪荣等人禁不住为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家风感动落泪。
总编辑:杨彪
副总编辑:尹红梅
审核:蒲娅娜
校对:朱荣欣
责编:蔡沁宏
通讯员:周栩冰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