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黄桃书记”彭志荣:甜蜜事业领路人

发布日期:2024-02-20 16:10


说起太和黄桃,可谓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每年夏天,许多周边区县的市民也会慕名前来采摘,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品尝到太和黄桃的美味香甜。作为太和镇著名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黄桃产业已经发展了近40年,而为发展黄桃产业付出许多精力和心血,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的,就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黄桃书记”的太和镇原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彭志荣。


▲彭志荣(中)指导村民种桃树

学习技术 昔日荒山今结硕果



现年70岁的彭志荣是原太和镇东南村村民,扎根农村50余年,历任社长、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与黄桃结下了不解之缘。原来,东南村离公路较近,1985年,上级拨款5千元,用于该村发展黄桃种植产业。时任社长的彭志荣干劲十足,带领全社50余户村民开垦了荒山,种下了“北京23号”黄桃幼苗200余亩。可由于不懂整形修剪、防病治虫和土肥水管理等,两年过去了没有收成,一些村民便萌生退意。刚入党不久的彭志荣见此情景也很着急,“黄桃既然种下了,就一定要成功,我有这个信心!”了解到同镇的沙金村有种植多年黄桃、经验丰富的果农,彭志荣特意前去学技术,又请对方到现场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细心管护,终于成功种活了桃树,并实现了喷水、施肥、除虫自动化,管理措施科学化,看着被黄桃压弯的树枝,种植桃树的村民个个喜上眉梢。随着村民们的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尝试种植黄桃的村民越来越多,全社500余亩土地都先后种上了黄桃,年产达百万斤,昔日荒山秃岭如今硕果累累,黄桃连年丰产,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筹资修路 解决村民销售难题



最初,丰收的黄桃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卖到罐头厂,后来工厂倒闭,黄桃堆积成山,村民们只能肩挑背负地把黄桃背到公路边或乘客车进城售卖,价格十分低廉,并且社里的土路多年来一直破烂不堪,村民售卖也很不方便,彭志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彭志荣有了组织大家共同修路的想法。可部分村民不愿意出工出钱,由此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彭志荣顶住压力,前后三次召开社员大会,终于说服了30余户村民,筹资1万余元,于1999年修建了一条长245米、宽3.8米的便道。路修好了,村民出门售卖黄桃也方便了,甚至还有许多人自行前来购买,黄桃的销量提高了,这让大家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科学种植 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近年来,彭志荣在田间地头开设“黄桃种植课堂”,实地教授种植技术,为村民答疑解惑,利用微企协会平台讲解科学种植管理知识,受益人群达1000余人。在他的带动下,太和镇发展优质黄桃面积近万亩,现有超过200亩的果园4个,超过50亩的果园15个,核心区域黄桃种植面积6000余亩,年产果量高达8000余吨。从2009年起,太和镇每年3月都举办“桃花节”,前来赏花的游客上万人,7、8月丰收时节黄桃更是供不应求,销量喜人。黄桃产业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成为农民致富和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渠道,彭志荣的先进事迹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称号。
因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太和镇种出的黄桃色泽鲜艳、果实浑圆,肉质细腻、果香浓郁,无论自食还是送礼都很适合,在市面上广受欢迎。彭志荣表示,村里的所有黄桃都自然挂树成熟,纯天然生长,不过多人工干预,以纯粹自然农法吸收阳光和雨露,枝枝晒阳、颗颗沐光,下一步准备对黄桃进行深加工,比如加工成桃干、零食、糕点、罐头等,让太和黄桃打响品牌,受到更多人喜爱。


总编辑:杨彪

副总编辑:尹红梅

编审:吴显峰

审核:蒲娅娜

校对:朱荣欣

责编:蔡沁宏

记者:袁询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