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和黄桃,可谓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每年夏天,许多周边区县的市民也会慕名前来采摘,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品尝到太和黄桃的美味香甜。作为太和镇著名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黄桃产业已经发展了近40年,而为发展黄桃产业付出许多精力和心血,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的,就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黄桃书记”的太和镇原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彭志荣。
▲彭志荣(中)指导村民种桃树
现年70岁的彭志荣是原太和镇东南村村民,扎根农村50余年,历任社长、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与黄桃结下了不解之缘。原来,东南村离公路较近,1985年,上级拨款5千元,用于该村发展黄桃种植产业。时任社长的彭志荣干劲十足,带领全社50余户村民开垦了荒山,种下了“北京23号”黄桃幼苗200余亩。可由于不懂整形修剪、防病治虫和土肥水管理等,两年过去了没有收成,一些村民便萌生退意。刚入党不久的彭志荣见此情景也很着急,“黄桃既然种下了,就一定要成功,我有这个信心!”了解到同镇的沙金村有种植多年黄桃、经验丰富的果农,彭志荣特意前去学技术,又请对方到现场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细心管护,终于成功种活了桃树,并实现了喷水、施肥、除虫自动化,管理措施科学化,看着被黄桃压弯的树枝,种植桃树的村民个个喜上眉梢。随着村民们的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尝试种植黄桃的村民越来越多,全社500余亩土地都先后种上了黄桃,年产达百万斤,昔日荒山秃岭如今硕果累累,黄桃连年丰产,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最初,丰收的黄桃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卖到罐头厂,后来工厂倒闭,黄桃堆积成山,村民们只能肩挑背负地把黄桃背到公路边或乘客车进城售卖,价格十分低廉,并且社里的土路多年来一直破烂不堪,村民售卖也很不方便,彭志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彭志荣有了组织大家共同修路的想法。可部分村民不愿意出工出钱,由此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彭志荣顶住压力,前后三次召开社员大会,终于说服了30余户村民,筹资1万余元,于1999年修建了一条长245米、宽3.8米的便道。路修好了,村民出门售卖黄桃也方便了,甚至还有许多人自行前来购买,黄桃的销量提高了,这让大家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总编辑:杨彪
副总编辑:尹红梅
编审:吴显峰
审核:蒲娅娜
校对:朱荣欣
责编:蔡沁宏
记者:袁询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